草莓白粉病的病因以及防治方法
作者: 发布于:2014/1/12 9:54:15 点击量:

【主要特征】
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,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危害。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、叶柄、花蕾、果实、果柄等。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,然后形成白粉状,危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,焦枯,花瓣受害变为红色,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,膨大停止,着色不良。
【病害原因】
发病规律在气温20℃以下,湿度在60%以上时发病较重,但遇过分干旱也易发生。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,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,条件适宜时可发病。病菌可随秧苗传播,可借风雨传播,侵染新的植株。
【防治方法】
1.淘汰感病品种。
在白粉病重发区,淘汰易感病品种,选择耐病品种。
2.培育无病壮苗。
从育苗圃开始,及时发现和清理有病叶片和秧苗,病注意喷药预防,培育无病壮苗。
3.加强田间管理。
一是定植缓苗后,及时清除老叶、病叶,并把田间地头的枯枝、残叶集中深埋或烧毁,搞好田间卫生。二是扣棚后,结合去老叶,清除病叶,搞好棚室卫生,降低病源基数,减少或推迟发病。
4.加强测报调查,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
在草莓整个生育期,对白粉病进行调查和监测,特别进入9月份后,应该加强对白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,发现个别病叶后及时喷施白粉专家(1瓶1桶水,持效期15天以上,对花期蜜蜂安全)进行预防。草莓扣棚后,给白粉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,是测报调查的重点,做到早发现早控制,发现病叶后,因地制宜的选用药剂防治,如遇连续阴天,可选用烟剂进行熏蒸,晴天可选用喷施白粉专家(1瓶1桶水,持效期15天以上,对花期蜜蜂安全)药剂进行防治。